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1]初来乍到
回在你家病情贴:
一、病情回顾:
2011.06.14北京肿瘤医院右肺中叶切除手术,中分化肺腺癌:T2aN0M0/IB,EGFR基因19突变。
术后扫荡:2011.7-2011.10四次健泽+顺铂化疗。
2013年国庆旅游,劳累诱发复发。2013.11月中旬的CT报告:双肺多发小结节影,不除外转移。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
随后2次培美+卡铂化疗,两次化疗后2014.1.15复查CT多发结节与之前变化不大,右上锁骨淋巴结还是同前。防御效果。
2014.1.17,开始口服凯美纳,服药当天感觉后背疼痛减轻,服药第6天头皮出现皮疹,三四天后消失,服药后持续口腔溃疡,后背疼痛减轻。
2014-2-11 吃凯第25天,CT平扫:双肺粟粒样弥散小结节明显减少;双侧胸膜增厚、纵膈稍大淋巴结同前。攻击效果。
二、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都是同一类药,针对EGFR靶点。
易瑞沙和特罗凯的分子结构式主链相同,侧链不同。易瑞沙的推荐剂量是每天1片(250mg),最大耐受剂量是每天4片(1000mg);特罗凯的推荐剂量和最大耐受剂量都是每天1片150mg;血浆稳定浓度特罗凯是易瑞沙3倍以上。
也就是说,易瑞沙把推荐剂量选在最低有效剂量,特罗凯把推荐剂量选在最大耐受剂量,可简单地将1片特罗凯看成3-4片易瑞沙。
凯美纳是国产药,仿的是特罗凯,分子结构式高度相似,仅仅差了2个氢原子。凯美纳的血浆浓度略小于特罗凯。
由于凯美纳仿的时候把一个开环结构改成了闭环结构,导致半衰期较特罗凯大幅缩短,要每天3片的量才接近特罗凯的浓度。
三、不建议换易瑞沙。
如果吃凯美纳能将双肺粟粒样弥散小结节扫荡得差不多,则将凯美纳换成易瑞沙估计问题不大。但“双肺粟粒样弥散小结节明显减少;双侧胸膜增厚、纵膈稍大淋巴结同前”,似乎还没到换易瑞沙的程度。
四、如果你走正版路线,已经吃凯美纳,那也就只好凯美纳了。
五、如果走非正版路线,就选特,印特或原料特都可以。
六、即使肿瘤标志物在正常水平内,其变化也很可能反映病情变化,不要忽视。可能的话检测CEA、CA125、CA153、CA199。
七、VEGFR高表达,VEGFR类靶向药也可能有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