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服务: 与癌共舞小助手
  • 微信号: yagw_help22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Vic,PD1,PD-L1,数据整理,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61408 81 vic 发表于 2017-3-9 09:48:28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vic 于 2017-3-10 09:45 编辑


现在的PD1,PDL1,
感觉就像是当年的一代靶向药
越来越多的,经济情况尚可的病人,选择尝试

这东西?有多神奇?
神奇到今年的肺癌大会,大篇幅的都是这些药物的讨论
对于这些东西,我查了大半年,各种资料

研究到,O药的价格从比天,到现在的略亲民


去年,11月的时候,带老妈过境旧金山求医
当时,主要就是为了咨询这个药,
ucsf医学院的Dr.直接了当告诉我,有基因突变的病人,一线治疗是靶向药
而于我老妈,目前阶段可以使用的药物非常多,不用这方面的考虑
而且,使用PD-1药物,需要免疫峰度大于50%,这个比例并不高

后来,从1,2月份开始,慢慢接触到,十几个使用过,或正在使用PD1的病人
出乎意料的,大多收到获益过,居然还有一例肺骨多处转移的病人,经过一年半O药的使用,CR(无实体瘤)了
良好的数据,让我,再次动了使用这种药物的心思


下面,是我整理的资料
阿斯利康的Durvalumab,因为还在审批中,不在我整理范围




1.目前市场上的,PD1/PD-L1

2.jpg

(目前已通过的三个药物,都是天王级大公司,所以临床的数据基本可信)






2.关于适用度


3.jpg




数据显示,默沙东明显好于,施贵宝和罗氏
但是,这里其实有一个数据迷思,默沙东的一线高收益数据
默沙东的高获益是建筑在免疫组化的先期排查上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拿易瑞沙盲试的数据,对比特罗凯有突变使用病人的数据
而且,综合以上的数据,显示,一线用PD系列药物,对比化疗并不收益更多
但是,在二线治疗上,比化疗获益太多,
我想,这也是,目前我们在二线使用上,收到精心的原因





3.使用周期,个体剂量



4.jpg
5.jpg




其实说穿了,这个对比就是价格的
单次的价格O药略便宜,但是,算是使用周期,K药还是胜出
(没有精确掌握T药的市价,这药因为刚出,价格不透明,但最贵是一定的)





4.副作用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因为副作用的繁多,
所以不做细项分析
只点出,两点,
1.PD副作用不小,只比化疗耐受高,不如靶向药
2.PD,不适合最后时刻使用,需要病人有一定的生理能力







2017.3.10更新  15F

PD-1 PD-L1信号通路阻断剂的研究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2017.3.10更新  16F


O药,K药,临床数据


1.png
2.png
3.png
4.jpg
5.jpg
6.jpg
7.jpg









6.jpg

点评

今天在QQ群里看到文章,说要连续打1年,维持效果较好。非我等老百姓可承受。  发表于 2017-3-31 23:06
楼主进入论坛时间不长,但是研究的很透,理论性很强  发表于 2017-3-15 13:55
    抗癌圈金童小V *微博同名*

83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20-8-26 13:23

累计签到:1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4]与爱新星
vic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7-3-15 09: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vic 于 2017-3-15 09:05 编辑

为何我说
PD系列药物,不该最后时刻用


病例分享
  1名有吸烟史的61岁的男性病人被诊断为肺癌淋巴转移:
  2013年-2014年,病人接受过特罗凯靶向治疗,两个化疗方案和胸部放疗;
  2015年3月,左肺和肱上膊病情进展,于是再次放疗;
  2015年7月被送进医院,病理和MRI显示病人出现了脑、淋巴结、肝、脾、肾上腺和肱上膊转移,从肝部穿刺显示为中到低分化鳞癌和细胞坏死。
  治疗过程——O药使用
  经过谨慎考虑和经患者家属同意,医生决定打BMS的PD-1抑制剂OPDIVO(Haalthy群友称之为“O药”)3mg/kg打1小时,每两个星期1次,从2015年8月6日到2015年9月4日一共打了3次。在第一次打针后第二天,病人出现了高达39.6°C 的发烧,白细胞上升至15.72×109/L ,96.8% 的中性粒细胞比例, C-反应蛋白升高至156mg/L,说明产生了严重的感染(3级感染的标准!)。细胞和真菌培养发现鲍氏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医生随后立即用上美罗培南 (抗感染药)和氟康唑 (抗霉菌抗生素),10天后再次培养细胞和真菌,鲍氏不动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阴性,白细胞下降至9.0×109/L,C-反应蛋白下降至65mg/L,说明感染被控制住了并且停药。
  治疗进展
  随后,病人每隔一天发烧一次,每次发烧医生用上地塞米松。病人在9月11日出现轻微咳血和之后3天出现少量痰中带血,于是医生用上了止血药。另外,病人出现了血小板减少。在每次注射完抗生素以后,出现了以下症状:怕冷、咳嗽、咳痰、喘气。这些副作用都在美罗培南和氟康唑以及地塞米松用后减轻。第三次打O药以后,胸片CT显示肺部的肿瘤缩小。但是不幸的是,病人在没有其他严重副作用的情况下于2015年9月26日去世。
  深度分析
  原文作者认为,应该对O药引起的对整个身体的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免疫影响多加留意。在第一次输液后和细胞感染后,淋巴亚群发生的变化暗示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免疫抑制调节。在第一次输液后所有的免疫调节信号都被下调了,而第二次输液后好几个免疫调节信号被上调,但并非所有。原文作者还认为,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深究:
  1、病人的一个关键问题——血小板减少。
  这个问题的出现包括以下几种可能:(1). 自身免疫疾病可能会导致修复巨噬细胞产生和加速血小板毁灭,从而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2). CD8+淋巴细胞产生的毒性效应可能因为巨噬细胞生成而引起血小板减少。而在我们这个病例里,有可能是PD-1/PD-L1抑制剂自然地升高了自身免疫反应。加上期间的发烧,也可能导致对血小板伤害的原因之一。
  2、病人另一个很关键的复杂因素——感染。
  因为PD-1抑制剂导致的肺炎是高死亡率的因素之一。在这个病例里不一样的是,感染是在一开始打O药后立即出现的,而且细菌感染也通过抗生素控制住了且医生也不认为这个程度的感染会导致严重的问题甚至死亡。然而,O药引起的免疫反应可能由于同时出现了感染问题而增大 (甚至免疫过激)进而导致死亡。因此,在医生注射O药时,对同时有感染和年纪较大的病人应该多家注意。
 
  参考文献
  W.Wang, B.Liu, GX. Liu, WF. Guo, Fundamental Effects of PD-1 antibody on the body: a brief report.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2016:9 4137-4141.







此病人最后时刻
肿瘤在缩小,试问,
如果早用半年,不会是这个情况
    抗癌圈金童小V *微博同名*
累计签到:1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4]与爱新星
vic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7-3-9 09: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下面,是我整理的资料
阿斯利康的Durvalumab,因为还在审批中,不在我整理范围



1.目前市场上的,PD1/PD-L1

1.jpg



(目前已通过的三个药物,都是天王级大公司,所以临床的数据基本可信)

    抗癌圈金童小V *微博同名*
累计签到:1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4]与爱新星
vic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7-3-9 09: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2.关于适用度

3.jpg

数据显示,默沙东明显好于,施贵宝和罗氏
但是,这里其实有一个数据迷思,默沙东的一线高收益数据
默沙东的高获益是建筑在免疫组化的先期排查上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拿易瑞沙盲试的数据,对比特罗凯有突变使用病人的数据
而且,综合以上的数据,显示,一线用PD系列药物,对比化疗并不收益更多
但是,在二线治疗上,比化疗获益太多,
我想,这也是,目前我们在二线使用上,收到精心的原因


    抗癌圈金童小V *微博同名*
累计签到:1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4]与爱新星
vic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7-3-9 09: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3.使用周期,个体剂量

4.jpg
5.jpg
6.jpg



其实说穿了,这个对比就是价格的
单次的价格O药略便宜,但是,算是使用周期,K药还是胜出
(没有精确掌握T药的市价,这药因为刚出,价格不透明,但最贵是一定的)

    抗癌圈金童小V *微博同名*
累计签到:1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4]与爱新星
vic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7-3-9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4.副作用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因为副作用的繁多,
所以不做细项分析
只点出,两点,
1.PD副作用不小,只比化疗耐受高,不如靶向药
2.PD,不适合最后时刻使用,需要病人有一定的生理能力
    抗癌圈金童小V *微博同名*
BGh08XigHi  初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7-3-9 10: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希望看到你更多贴子。
累计签到:15 天
连续签到:1 天
[LV.4]与爱新星
vic  硕士一年级 发表于 2017-3-9 10: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全图片一览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4.jpg
15.jpg
13.jpg
    抗癌圈金童小V *微博同名*
手挽手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7-3-9 10: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感谢楼主这种有实践有数据有建议的帖子
好人好运  高中三年级 发表于 2017-3-9 11: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郑州
我们在等出新药的时候,已经出的药,也许有不同的联合方案,为我们赢得等待的时间。

期待pd1的联合方案给有突变的病友带来希望!
我能够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再燃人生  初中二年级 发表于 2017-3-9 1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
多谢分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回复
  • 转播
  • 评分
  • 分享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微信公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