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奥希替尼究竟吃几片?AURA脑膜转患者亚组分析
原创 与癌共舞论坛
剂量标准研究
AURA系列研究是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标准剂量(80mg/日)治疗经第一/二代靶向药物治疗进展的T790M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系列研究。
笔者从AURA2, AURA3, AURA17以及AURA extension中筛选出了共计22名脑膜转患者,进行了回溯性分析,并发表在了2020年的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上。
入组标准
1. 患者大于18岁,WHO PS评分0-1分 2. 符合AURA系列试验的入排标准 3. 双盲独立评估小组(BICR)证实的影像学脑实质或者脑膜转移 4. 双盲独立评估小组(BICR)证实的影像学脑膜转移
我们不难发现相比BLOOM研究,AURA并未要求脑脊液检测证实脑膜转移或者任何神经功能的评估。
基线特征
入组患者亚裔占比82%(18/22),女性占比59%(13/22),中位年龄58岁(36-80)。所有患者(100%)均经过一、二代靶向药治疗后进展,所有患者(100%)均有T790M突变。有64%的患者(14/22)接受过系统化疗,41%的患者(9/22)接受过放疗,14%的患者(3/22)接受过全脑放疗。这些脑膜转的患者中,有82%的患者(18/22)合并有脑实质转移。
试验结果
脑膜转移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2%(95%置信区间,32-76);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1.1个月(95%置信区间,4.6个月-不可测量);
中位整体生存期OS达到18.8个月(95%置信区间,6.3个月-不可测量)。
从确诊开始至奥希替尼起效的中位反应时间月8.7周,由于试验仍未结束,目前整体的有效时间未知,但可以看到9个月时,仍有60%的患者脑膜转移保持稳定,未进展(95%置信区间, 33-79)。
在12位(55%)脑膜转移获得客观缓解的患者中,经过治疗有6位达到了CR(完全缓解);另外6位到达了PR(部分缓解)。有10位患者(45%)脑膜转症状未缓解,其中8位SD(疾病稳定)状态大于6周;2位PD疾病进展。
安全性终点
所有患者均有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腹泻和皮肤干燥(27%),食欲减退(23%)以及头痛(23%)。10位患者发生了三级或以上不良事件,研究者认为其中4位与奥希替尼有关。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患者病例,A图红色箭头所示患者右侧大脑皮层脑膜转移影像学证据,经过30周的奥希替尼80mg日剂量治疗,B图上完全消失,达到CR标准。
讨论
相比每日剂量160mg的BLOOM研究62%的ORR,和几乎相似的中位PFS及OS,不得不说AURA研究引发了我们对于奥希替尼治疗脑膜转的剂量问题的思索。
让我们再从数据上回顾一下这两个研究:
研究者对比BLOOM和AURA研究,进行了奥希替尼药物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并无相关性!也就是说加量服用奥希替尼并没有提高疗效。
但是似乎从数据上看,AURA甚至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期,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仔细看一下入组标准,不难发现,AURA排除了PS评分2分的患者,这实际上排除了很大一部分我们在临床治疗中见到的脑膜转患者。他们往往身体状态已经比较差,出现了神经功能症状,而BLOOM研究入组的患者中有51%都是2分,自然最后的数据上没有AURA那么惊艳了。
还有一个主要区别就是AURA入组的患者全部有T790M突变,而BLOOM研究无论有否T790M,只要脑脊液检查确诊脑膜转移即可入组。这一结果是否说明对于有T790M突变的脑膜转患者来说,80mg每日剂量已经足够?还需要更多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证实。
总结
通过对AURA和BLOOM的对照分析,似乎我们得出一个“想吃几片就吃几片,丰简随己”的结论。不过从患者角度出发,在不考虑药物可及性及经济可承受的因素,如果疑似脑膜转患者每天一片奥希替尼不能有效控制症状的话,可以加倍服用奥希替尼,毕竟在这个时候控制住症状是最重要的,而且副作用也并没有增加多少。
简单一句话“一片不够,就用两片”。
参考文献
Ahn M-J, Chiu C-H, Cheng Y, Han J-Y, Goldberg SB, Greystoke A, Crawford J, Zhao Y, Huang X, Johnson M, Vishwanathan K, Yates JWT, Brown AP, Mendoza-Naranjo A, Mok T, Osimertinib for patients with 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 associated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790M positive advanced NSCLC: the AURA LM analysis,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0)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对文献的解读和理解,不代表任何集体或者官方观点,也不可作为临床证据和治疗依据。
|